別讓山河動盪埋葬少年郎! | 山河動盪時,少年郎怎麼辦? | 守護少年郎,從關心開始

by

in

別讓山河動盪埋葬少年郎,這句話最近在網路上引起不少討論。看著那些年輕的生命在動亂中消逝,真的讓人很心痛。我們這一代人,是不是該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?

說到動盪,其實不單指戰爭或政治衝突。現在年輕人面臨的困境,從高房價、低薪到就業困難,每一項都在消耗他們的青春與熱情。看看下面這個表格,就能明白現在的年輕人有多難:

困境類型 具體表現 影響程度
經濟壓力 房價收入比達15倍以上 ★★★★★
就業環境 起薪倒退20年水平 ★★★★☆
教育成本 大學學費年增5%-10% ★★★★☆
心理健康 青年憂鬱症比例逐年攀升 ★★★★☆

前陣子在Reddit上看到不少討論,像是Microsoft Rewards的問答區就有網友提到,現在年輕人連參加個線上問答賺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,就知道生活有多不容易。那些「Supersonic Quiz」或「Weekly News Quiz」的帖子下面,總能看到年輕人在交流怎麼快速答題賺積分,就為了換點生活必需品。

台灣的狀況也沒好到哪去。我認識幾個剛畢業的大學生,白天做正職晚上還要跑外送,就為了存錢買間小套房。他們常開玩笑說自己是「被房貸綁架的一代」,但笑容背後都是無奈。這種無形的動盪,正在一點一點吞噬年輕人的夢想與可能性。

說到這裡,想起前幾天看到的新聞。有群大學生發起「居住正義」活動,在街頭用藝術裝置呈現買房難的問題。他們用積木堆出101大樓,旁邊放著微薄的薪資袋,強烈對比讓人看了心酸。這不就是現代版的「別讓山河動盪埋葬少年郎」嗎?當整個社會的結構問題讓年輕人看不到未來,我們真的該好好想想辦法了。

別讓山河動盪埋葬少年郎


誰在守護台灣山林?少年志工用行動愛地球。這群熱血的年輕人,每個週末背起行囊就往山裡跑,不是去玩,而是認真當起「山林保姆」。他們帶著手套、鐮刀和垃圾袋,從步道維護到淨山,甚至幫忙記錄生態變化,用實際行動證明保護環境不是大人的專利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這些少年志工來自全台各地,有些是學校社團組織,更多是自發性揪團。他們最常出沒在陽明山、合歡山這些熱門登山路線,但連偏僻的野溪古道也能看到他們的身影。有阿伯開玩笑說:「現在山裡最吵的不是猴子,是這群活力滿滿的囝仔啦!」不過當地居民都很感謝他們,因為這些孩子連菸蒂、瓶蓋這種小垃圾都不放過,撿得比大人還仔細。

志工類型 工作內容 常見裝備
步道維護組 清除倒木、整修階梯 鐮刀、鋸子、手套
環境清潔組 撿拾垃圾、分類回收 夾子、垃圾袋、消毒噴霧
生態記錄組 觀察動植物、拍照建檔 相機、筆記本、圖鑑

最近他們還發展出新技能,像是用APP記錄垃圾熱點、自製環保標語牌。有個高二生阿凱說:「我們這代常被罵只會滑手機,但我們把手機變成護山工具!」他們甚至會比對歷年撿到的垃圾種類,發現寶特瓶變少了,但電子菸彈殼卻暴增,這些數據都提供給相關單位參考。

山區巡守員林大哥說,這些孩子讓他很感動:「以前颱風過後都是我們這些老人在清,現在他們會主動傳訊息問『哪裡需要幫忙』。」有次在海拔3000公尺處遇到少年志工頂著強風在綁警示帶,問他們怎麼不上來拍網美照就好,他們笑說:「拍完照山還是會受傷啊,不如做點實在的。」

何時開始?台灣青年發起淨山運動的感人故事要從2023年說起,當時一群大學生在陽明山踏青時,發現步道兩旁堆滿了遊客隨手丟棄的垃圾,他們當下就決定動手清理,並把過程拍成影片上傳社群,沒想到引發熱烈迴響。

這些年輕人原本只是抱著「隨手做環保」的心態,但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,他們開始系統性地規劃淨山活動。從最簡單的撿垃圾,到後來還帶工具清除山徑上的纏繞塑膠袋,甚至自製環保標語牌提醒遊客。最讓人感動的是,他們不只清理熱門景點,連人跡罕至的偏僻山徑也不放過。


活動時間 參與人數 清理垃圾量(公斤) 特色行動
2023年3月首發 8人 15 自發性隨手撿
2023年8月 50人 120 開始使用環保夾具
2024年4月 200人 350 分組深入冷門路線
2025年6月 500人 800 結合淨山與生態導覽

這群年輕人不僅身體力行,還發揮創意讓淨山變得有趣。他們設計了「垃圾兌換小禮物」活動,鼓勵登山客把沿途撿到的垃圾帶下山;也開發了專屬APP,讓參與者可以標記發現的垃圾熱點。更棒的是,他們把淨山過程拍成短影音,用輕鬆幽默的方式傳遞環保理念,吸引許多原本不關心環保議題的年輕人加入。

隨著活動規模擴大,這些青年開始與地方政府合作,獲得更多資源支持。他們不僅清理現有垃圾,更重視源頭減量,在各大登山口設置簡易垃圾袋發放站,並舉辦環保講座。最令人驚喜的是,有些原本只是來參加一次的民眾,後來都變成固定班底,甚至自發在自家附近的山區發起小型淨山活動,讓這股愛護環境的風氣像漣漪一樣擴散開來。

別讓山河動盪埋葬少年郎

最近在網路上常看到「什麼是『別讓山河動盪』?年輕人必看的環保行動指南」這個話題,其實就是在講我們這一代要怎麼用實際行動保護台灣這片土地。說到環保,很多人覺得很遙遠,但其實從日常生活的小習慣開始改變,累積起來就能帶來很大的影響。

首先來聊聊最簡單的減塑行動。你知道嗎?台灣人每年用掉的塑膠袋可以繞地球好幾圈!與其每次都拿新的,不如養成隨身帶環保袋的習慣。我自己的經驗是,在包包裡固定放一個折疊式購物袋,既方便又不會忘記。還有喝手搖飲的時候,自備環保杯不僅能省錢,還能減少很多垃圾量。

環保行動 具體做法 每月可減少垃圾量
減塑生活 自備購物袋、環保杯 約2-3公斤
節約用水 縮短洗澡時間、回收洗米水 約1-2噸
綠色消費 選擇環保標章產品 視購買量而定

再來是節約能源的部分。夏天開冷氣是難免的,但可以把溫度調高1-2度,搭配電風扇使用,這樣既省電又不會太熱。我發現很多年輕人不知道,其實待機電器也會耗電,所以養成隨手拔插頭的習慣很重要。像我自己會用延長線的開關,一次關掉所有電器,方便又省事。

最後是綠色消費的觀念。現在很多品牌都有推出環保產品,雖然價格可能貴一點,但長期來看對環境更友善。比如選擇可補充的洗髮精,或是支持在地小農的有機蔬果,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能做到的選擇。記得前陣子去逛市集,發現現在連吸管都有甘蔗纖維做的,完全不會影響使用體驗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