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颱風季又來啦,每次看到新聞報導淹水災情就覺得怕怕的,這時候就特別需要做好「水難除け」的準備工作。台灣的夏天除了熱到爆,最讓人頭痛的就是突如其來的豪大雨,家裡要是沒做好防水措施,真的會欲哭無淚啊!
先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居家防水小撇步,這些都是我跟水電師傅聊天學來的。首先最重要的是檢查排水系統,尤其是公寓大樓的住戶,頂樓排水孔一定要定期清理,不然下大雨時水排不出去,樓下住戶就倒楣了。再來就是陽台排水孔,很多人會忽略這個地方,結果雨水倒灌進屋內才發現來不及了。
防水重點區域 | 檢查頻率 | 常見問題 |
---|---|---|
屋頂排水孔 | 每季一次 | 樹葉堵塞 |
陽台地漏 | 每月檢查 | 泥沙堆積 |
窗戶膠條 | 半年更換 | 老化龜裂 |
地下室防水層 | 每年檢測 | 塗層剝落 |
說到窗戶防水也很重要,特別是老房子的鋁窗,膠條用久了會硬化失去彈性。我去年就是颱風天發現窗戶邊緣在滲水,趕緊請師傅來換新膠條,花小錢省大麻煩。現在新型的氣密窗效果更好,雖然貴一點但真的值得投資,尤其住在高樓層的住戶,風壓大的時候就知道差很多。
地下室更是水災的重災區,很多人家裡的地下室都會放重要物品或當儲藏室用。建議可以在雨季來臨前,請專業師傅來檢查防水塗層有沒有剝落,牆角有沒有裂縫。有些社區會集體做防水工程,這樣分攤下來比較划算,而且效果比單戶自己做來得好。
最近市面上出現很多新型的防水材料,像什麼奈米塗料、彈性防水膠之類的,價格雖然比較高,但據說效果可以維持好幾年。我鄰居上個月才請人來做全屋外牆防水,他說寧願現在花錢,也不要等淹水後再來後悔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找防水工程一定要找有信譽的廠商,有些會用劣質材料偷工減料,到時候問題更大。
最近颱風季又要來了,每次大雨過後總會看到新聞報導哪裡又淹水了。誰需要防水處理?5種最容易遇到水災的族羣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需要特別注意防水的族群,如果你剛好是其中一員,真的要提早做好準備啊!
首先就是住在低窪地區的朋友們,像淡水、三重這些靠近河岸的地方,每次颱風來幾乎都逃不過淹水的命運。我家住三重的表姊就常說,他們家一樓根本就是「水來就淹俱樂部」的VIP會員,現在連洗衣機都要特別墊高50公分才敢用。
再來是住老舊公寓一樓的住戶,特別是那種30年以上沒做過防水工程的房子。前陣子去萬華朋友家,發現他們家牆壁都有水痕,一問才知道是去年颱風時雨水從地板縫滲進來,現在連磁磚都開始剝落了,超可怕的!
容易遇水災族群 | 常見問題 | 建議處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低窪地區居民 | 颱風必淹 | 加裝防水閘門 |
老舊公寓一樓 | 牆壁滲水 | 重新施作防水層 |
頂樓住戶 | 天花板漏水 | 屋頂防水工程 |
地下室使用者 | 牆面反潮 | 除濕機+防水塗料 |
沿海住戶 | 鹽害侵蝕 | 耐候型防水材 |
頂樓住戶也是苦主之一,特別是那種沒有做屋頂花園的平頂公寓。我同事住在新莊某社區頂樓,每次下大雨就要拿水桶接漏水,後來花了大錢重做防水才解決,但之前已經把天花板搞得像地圖一樣都是水漬。
還有使用地下室當倉庫或停車場的人要特別小心,像我們公司地下室就常在下雨後變得很潮濕,連紙箱都會發霉。老闆最後只好找專業團隊來做全面性的防水工程,不然重要文件都不敢放下面。
最後就是住在沿海地區的朋友啦,像是基隆、宜蘭這些地方,除了要防雨水還要防海風帶來的鹽害。我阿姨家在頭城,她說他們家的外牆每兩年就要重新做一次防水,不然水泥都會被鹽分侵蝕到剝落,超級麻煩的。
最近颱風季又要來了,大家是不是開始擔心家裡會不會漏水啊?什麼時候該做防水工程?雨季來臨前必看時機點真的很重要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關鍵的防水時機,讓你的房子可以安心度過雨季。
首先要注意的是,如果你家是頂樓或是外牆有明顯裂縫,最好在3-4月就開始準備防水工程。這個時候天氣比較穩定,施工品質會比較好,而且工人也比較有空檔。我鄰居阿明去年就是拖到5月才做,結果遇到梅雨季,防水漆一直乾不了,效果大打折扣。
再來是浴室和廚房這些容易潮濕的地方,建議可以參考下面這個檢查表:
檢查項目 | 建議處理時間 | 常見問題 |
---|---|---|
浴室磁磚縫隙 | 每年2-3月 | 填縫劑老化、發霉 |
廚房排水管周圍 | 每半年一次 | 矽利康脫落、滲水 |
陽台地板 | 雨季前1個月 | 防水層破裂、積水 |
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是,如果你家是20年以上的老房子,最好在過完年後就找師傅來全面檢查。老房子的防水層很容易因為地震或熱脹冷縮而損壞,等到雨季才發現就來不及了。像我阿姨家就是這樣,去年颱風來的時候整個天花板都在滴水,修起來超級麻煩。
最後要說的是,其實平常就要養成檢查的習慣。比如說洗完澡後看看牆角有沒有水漬,或是下雨天注意窗框周圍會不會滲水。這些小細節都能幫助你提早發現問題,避免到時候要花大錢整修。
防水工程到底在搞什麼?3分鐘看懂施工重點
每次聽到鄰居在抱怨家裡漏水,就覺得防水工程真的很重要對吧?其實防水就是在建築物容易滲水的地方,像是浴室、陽台或屋頂,塗上特殊的防水材料,讓水不會滲到結構裡面去。聽起來簡單,但魔鬼藏在細節裡,施工沒做好,後續可是會讓你頭痛到不行。
首先要知道,防水不是隨便塗一塗就好,不同地方用的材料跟工法都不一樣。像浴室這種經常有水的地方,防水層就要做得特別厚實;而屋頂因為要長期日曬雨淋,材料就要選耐候性強的。施工前還得把基面清理乾淨,有裂縫或凹凸不平的地方都要先處理好,不然防水層很容易就破功。
施工區域 | 常用材料 | 重點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浴室 | 彈性水泥、聚氨酯 | 牆面至少要做到180公分高,轉角處要加強 |
屋頂 | 防水毯、壓克力樹脂 | 排水坡度要夠,接縫處要特別處理 |
地下室 | 結晶滲透型防水劑 | 施工前要確認牆面乾燥,避免反潮 |
再來就是施工的步驟很重要,一般會先上底漆讓防水材料更好附著,然後塗抹防水層,有些地方還需要鋪設防水布或網格來加強。每一層都要等它完全乾透才能進行下一步,千萬不能為了趕時間就跳過這個步驟。最後還要試水測試,就是把區域放滿水靜置一段時間,確認真的不會漏才算完成。
師傅的手藝也很關鍵,經驗老道的師傅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,會特別加強處理。比如說管道周圍、牆角這些細節處,如果隨便帶過,沒多久就會開始滲水。所以找對人來做真的差很多,寧可多花點錢找專業的,也不要省小錢結果後面修到哭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