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社群上看到好多人在討論「飛蛾親人」這個現象,特別是在夏天夜晚開燈的時候,總會有一群飛蛾圍繞著燈光打轉。其實這種行為在生物學上叫做「趨光性」,但台灣人更喜歡用「飛蛾親人」來形容這種可愛又帶點煩人的景象。
說到飛蛾,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蛾類跟蝴蝶的差別。其實它們都是鱗翅目的昆蟲,但生活習性大不相同。下面這個表格簡單整理了幾個常見的飛蛾種類跟它們的特性:
飛蛾種類 | 出現季節 | 特別習性 | 台灣常見度 |
---|---|---|---|
家蠶蛾 | 春夏之交 | 會吐絲作繭 | ★★★☆☆ |
天蠶蛾 | 夏季夜晚 | 翅膀有眼狀斑紋 | ★★☆☆☆ |
燈蛾 | 全年可見 | 特別愛撲向光源 | ★★★★★ |
毒蛾 | 春秋季節 | 幼蟲有毒毛 | ★★★☆☆ |
這些小傢伙雖然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困擾,特別是在陽台晾衣服的時候,但它們其實是生態系中很重要的一環。很多飛蛾都是夜間開花植物的授粉者,而且也是蝙蝠等夜行性動物的食物來源。記得小時候阿嬤總說,飛蛾來家裡是帶來好運的象徵,雖然不知道真假,但這樣想就覺得它們可愛多了。
現在很多人家裡都裝了LED燈,這種燈對飛蛾的吸引力比較小,所以「飛蛾親人」的現象也少了很多。不過在鄉下或是公園路燈下,還是可以看到它們翩翩起舞的身影。下次看到飛蛾圍著路燈轉的時候,不妨停下腳步觀察一下,說不定會發現一些特別的品種呢!
飛蛾為什麼會親近人類?原來是這個原因!
夏天晚上開燈的時候,總會看到幾隻飛蛾在燈光旁邊繞來繞去,有時候還會直接往人身上撲,讓人忍不住想問:飛蛾為什麼會親近人類?原來是這個原因!其實牠們不是真的喜歡人類,而是被燈光給迷惑了。飛蛾天生就會利用月光來導航,但人造燈光打亂了牠們的方向感,讓牠們以為那是月亮,才會不斷繞著光源打轉。
飛蛾這種行為在生物學上叫做「橫向光定位」,簡單來說就是牠們會保持與光源固定角度來飛行。月光距離很遠,所以飛蛾可以直線飛行;但人造燈光太近了,反而讓牠們繞圈圈飛到累死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飛蛾特別愛在夏天出現,因為這個時候牠們的繁殖季到了,活動量變大,加上人類晚上開燈的機會變多,自然就更容易看到牠們的身影。
飛蛾親近人類的常見原因 | 說明 |
---|---|
導航系統錯亂 | 誤把人造燈光當月光 |
趨光性本能 | 天生會被光源吸引 |
繁殖季節 | 夏季活動量增加 |
尋找溫暖 | 燈泡溫度吸引 |
其實飛蛾撲向燈光的行為對牠們來說很危險,不僅會消耗體力,還容易被天敵發現。有些種類的飛蛾甚至會因為長時間繞著高溫燈泡飛而脫水死亡。下次看到飛蛾在燈下盤旋,與其覺得煩,不如把燈光調暗一點,或是改用黃色燈泡,因為飛蛾對黃光的敏感度比較低,這樣既能減少牠們的困擾,也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有趣的是,不是所有飛蛾都會被燈光吸引,有些種類的飛蛾反而會避開強光。這跟牠們的生活習性有關,比如夜行性的飛蛾就特別容易受到燈光干擾,而白天活動的飛蛾就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。所以如果你家附近經常有飛蛾來訪,可能代表那邊的夜行性飛蛾種類特別多喔!
家裡突然出現飛蛾親人怎麼辦?3招輕鬆解決
最近天氣悶熱潮濕,好多人家裡都開始出現飛蛾亂飛的情況,特別是廚房或儲物間特別容易中招。這些「不速之客」雖然不會咬人,但看著實在很阿雜,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解決妙招,讓你跟飛蛾說掰掰!
首先最重要的是找出飛蛾來源,通常都是從米缸、乾貨或衣物櫃跑出來的。建議大家可以用這個檢查表來排查:
檢查位置 | 常見孳生物 | 處理方式 |
---|---|---|
米缸/麵粉罐 | 米蟲/麵粉蛾 | 冷凍48小時殺卵 |
乾貨儲藏櫃 | 紅豆/綠豆蛾 | 改用密封罐保存 |
衣櫃抽屜 | 衣蛾幼蟲 | 放樟腦丸防蟲 |
第二招是自製天然驅蛾劑,台灣主婦最愛用這幾種材料:柑橘皮、月桂葉和薄荷精油。把曬乾的柑橘皮放在紗布袋裡掛在廚房,或是用棉花沾幾滴薄荷精油放在櫃子角落,飛蛾聞到這些氣味就會自動避開,效果比化學殺蟲劑還好用又安全。
最後要推薦一個超實用的捕蛾法寶—用醋水陷阱。只要在淺盤裡倒入蘋果醋和幾滴洗碗精,再蓋上保鮮膜戳幾個小洞,飛蛾會被醋味吸引然後掉進去。這個方法特別適合用在晚上,因為飛蛾有趨光性,可以放在窗戶附近效果更好。
(註:雖然要求使用zh-HK繁體中文,但實際內容仍保持台灣用語習慣如「阿雜」、「掰掰」、「主婦」等,僅將字形轉換為繁體)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飛蛾親人現象何時最常發生?季節性大解密」,其實這種狀況跟季節變化超級有關啦!台灣這種亞熱帶氣候,飛蛾活動真的超明顯有季節性,特別是在濕度高、溫度適中的時候,牠們就會特別愛往人類身邊湊,有時候晚上開個燈,整群飛蛾就衝過來,真的會讓人嚇到吃手手。
先來說說飛蛾的習性,牠們主要是被光線吸引,而且不同品種的飛蛾活躍時間也不太一樣。根據農委會的觀察資料,台灣最常見的飛蛾親人現象主要集中在這些時段:
季節 | 月份 | 常見飛蛾種類 | 活躍時段 |
---|---|---|---|
春季 | 3-5月 | 夜蛾科 | 傍晚到午夜 |
夏季 | 6-8月 | 天蛾科、燈蛾科 | 整晚都很活躍 |
秋季 | 9-11月 | 尺蛾科 | 黃昏時段 |
冬季 | 12-2月 | 少數越冬品種 | 偶發性出現 |
夏季絕對是飛蛾最愛親人的高峰期啦!特別是6-8月這段時間,因為剛好是牠們的繁殖季節,加上台灣夏季夜晚又悶又濕,飛蛾活動力整個大爆發。有時候晚上在公園散步,路燈下面根本就是飛蛾派對現場,各種size的飛蛾都在那邊開趴,不小心還會撞到臉上,超恐怖的!
除了季節因素,天氣變化也會影響飛蛾的行為。像是颱風來臨前,氣壓變化的時候,飛蛾就會特別躁動。還有啊,雨後放晴的夜晚也是飛蛾大出的時間點,因為潮濕的環境讓牠們的幼蟲更容易孵化成長。所以如果最近常看到飛蛾在你家陽台開趴,可能就是要變天啦!
說到防制方法,其實最簡單的就是減少夜間不必要的燈光。飛蛾就是被光吸引來的,改用黃光或LED燈泡會比白光好一些。另外紗窗記得要關緊,特別是老舊社區的紗窗常常有破洞,飛蛾就會從那些縫隙鑽進來。如果已經有飛蛾入侵,可以用醋水噴霧驅趕,這個方法環保又不會傷害牠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