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發現台北巷弄裡藏著一間超有質感的「房角石咖啡」,它不像連鎖咖啡店那樣制式化,反而有種讓人一坐下就不想離開的魔力。店裡用的是自家烘焙的咖啡豆,老闆堅持每週只進少量生豆,確保客人喝到的都是最新鮮的風味。最特別的是他們的單品手沖會隨季節變化,上個月才喝到帶著荔枝香氣的衣索比亞豆,這個月就換成有焦糖尾韻的哥倫比亞豆了。
店內空間雖然不大,但每個角落都充滿巧思。復古鐵花窗旁擺著老闆收藏的絕版黑膠唱片,牆上掛著台灣在地藝術家的油畫作品,連menu都是手寫在牛皮紙上。常客們最愛窩在靠窗的長木桌,點杯咖啡配著每日限量的肉桂捲,一待就是整個下午。這裡的甜點也很講究,像是用屏東可可做的生巧克力塔,或是加入坪林茶葉的提拉米蘇,都能吃出老闆對食材的堅持。
招牌品項 | 價格 | 特別推薦時段 |
---|---|---|
衣索比亞手沖 | NT$180 | 上午10-12點 |
黑糖拿鐵 | NT$150 | 下午茶時段 |
肉桂捲 | NT$120 | 現烤出爐時 |
可可生乳捲 | NT$160 | 搭配美式咖啡 |
老闆阿凱是個咖啡痴,總愛跟客人分享他最近發現的沖煮技巧。有次看他用冰滴壺花了8小時萃取肯亞AA,還特別保留第一滴咖啡讓我們聞香。店裡不定期會舉辦咖啡講座,上次教大家用不同水溫沖煮同一支豆子,現場比較風味差異,完全顛覆我對咖啡的認知。週末早上常能看到他親自站吧台,邊沖咖啡邊跟熟客聊天,從烘焙曲線聊到最近看的展覽,氣氛就像到朋友家作客一樣自在。
除了咖啡本身,房角石最讓人著迷的是那種「剛剛好」的溫度。不會過度熱情讓你壓力山大,也不會冷漠到覺得被打擾。記得有次筆電沒電,店員默默遞來延長線還問要不要充電器;下雨天忘記帶傘,他們會準備印著店logo的環保傘借給客人。這些小細節累積起來,讓這裡不只是喝咖啡的地方,更像是城市裡的避風港。
「房角石咖啡是誰開的?在地人最愛的老闆故事」這個問題,每次經過這間隱身在台北巷弄的小店,總會聽到熟客們笑著討論。老闆阿明是個土生土長的萬華囝仔,從國中就在西門町咖啡廳打工,磨了20年豆子後,終於在2018年用老宅改建開了自己的店。最特別的是,店裡那台古董級的義式機,是他用三台報廢機器拼裝而成的「Frankenstein」,現在成了鎮店之寶。
阿明的咖啡哲學很台派,他說:「咖啡要像台灣人的個性,濃醇香但不過度張揚。」菜單上連「伯朗咖啡」風味的特調都有,老客人最愛在下午三點來點一杯「黑糖桂圓拿鐵」,配著他媽媽手作的麻荖,根本是台味下午茶絕配。店裡常客組成也很妙,從附近菜市場的攤販到科技公司的工程師都會混在一起打屁。
招牌商品 | 價格 | 熟客必點原因 |
---|---|---|
黑糖桂圓拿鐵 | NT$120 | 用關山黑糖+東山桂圓熬的糖漿 |
麻荖組合 | NT$80 | 每日限量,有花生/芝麻兩種口味 |
阿明特調 | NT$150 | 看老闆當天心情調配的神秘配方 |
這間店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阿明的「咖啡診療室」服務,熟客帶著失眠、頭痛問題來,他會根據症狀推薦不同豆子,還真的有人喝了他的「助眠配方」後改善睡眠。有次附近國小的老師帶全班來校外教學,阿明直接關店半天,教小朋友用虹吸壺煮咖啡,最後變成每年固定的「小小咖啡師」活動。現在牆上還貼滿小朋友畫的感謝卡,比任何米其林評鑑都珍貴。
什麼時候去房角石咖啡最適合?避開人潮小秘訣其實很簡單,只要抓對時段就能享受悠閒時光。這家隱藏在巷弄的咖啡廳平日和假日人潮差超多,建議避開週末下午茶時段(14:00-17:00),不然連座位都要用搶的。我常去的經驗是,平日上午10點前根本包場,連老闆都會跟你閒聊幾句,超chill的啦!
房角石咖啡的空間不算大,但每個角落都很有味道。如果想好好拍照或看書,強推週二到週四的午後1點半到3點半,這時候上班族都回去上班了,學生也還沒下課,整個咖啡廳安靜到只聽得到磨豆機的聲音。他們的招牌手沖咖啡這時候喝最對味,咖啡師也有空跟你慢慢講解風味喔!
時段 | 人潮狀況 | 推薦指數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平日 08:00-10:00 | 極少 | ★★★★★ | 早餐組合最優惠 |
平日 13:30-15:30 | 中等 | ★★★★☆ | 避開商業午餐人潮 |
假日 11:00前 | 普通 | ★★★☆☆ | 早鳥優惠最後機會 |
假日 14:00-17:00 | 爆滿 | ★☆☆☆☆ | 限時90分鐘 |
下雨天去房角石咖啡特別有fu,尤其是平日的雨天幾乎沒什麼客人。他們靠窗的位置會聽到雨滴打在遮雨棚的聲音,配上熱拿鐵根本是電影場景。不過要小心他們的招牌甜點「大理石乳酪」常常下午就賣完,想吃要趁早。另外發現老闆很愛在非尖峰時段試做新產品,週三下午去很容易蹭到免費試吃,上次就吃到超特別的桂花拿鐵實驗版!
如果真的要假日去,建議直接打電話預約靠牆的兩人座,那個位置採光好又不會被走動的人打擾。記得避開母親節、聖誕節這種節日,去年朋友約在那邊交換禮物,結果等咖啡就等了半小時,連插座都被佔滿了。平常日下午帶筆電去工作其實很可以,他們的WiFi速度意外地快,而且插座數量比一般咖啡廳多很多呢!
房角石咖啡招牌飲品是什麼?老顧客必點推薦這個問題,每次有新朋友來店裡都會問。作為在地經營超過十年的咖啡廳,房角石的飲品單上確實有幾款讓熟客一喝就上癮的經典選擇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隱藏版美味。
首先要介紹的是他們家的「黑糖拿鐵」,這款飲品可是用台灣本土黑糖慢慢熬煮,搭配濃縮咖啡和綿密奶泡,喝起來甜而不膩。特別是天氣轉涼的時候,老客人進門不用看菜單就直接點這杯,暖暖的黑糖香氣配上咖啡的醇厚,整個人都被療癒了。店員說這款飲品從開店就在菜單上,到現在還是穩坐銷售冠軍寶座。
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季節限定的「荔枝冰美式」,每年夏天都會造成排隊風潮。選用新鮮荔枝果肉打成泥,加入冰鎮美式咖啡,最後放上幾顆去籽荔枝點綴。喝的時候要先攪拌,讓果香和咖啡完美融合,那種清爽中帶點微甜的口感,連不愛喝咖啡的人都會愛上。很多客人從六月就開始問「今年什麼時候要出荔枝美式」,可見其受歡迎程度。
飲品名稱 | 特色 | 推薦指數 |
---|---|---|
黑糖拿鐵 | 台灣黑糖熬煮,甜度剛好 | ★★★★★ |
荔枝冰美式 | 夏季限定,新鮮荔枝果肉 | ★★★★☆ |
海鹽焦糖瑪奇朵 | 鹹甜交織,層次豐富 | ★★★★☆ |
除了這兩款招牌,其實「海鹽焦糖瑪奇朵」也是很多上班族的最愛。特別調配的海鹽焦糖醬不會太甜,反而帶出咖啡的香氣,表面撒上少許海鹽顆粒,喝起來鹹甜交織很有層次感。店家說這個配方調整過很多次,就是要找到那個完美的平衡點,現在這個版本已經維持三年沒變過,因為客人反應實在太好。下午茶時段經常看到附近辦公室的熟客,一邊喝著這杯一邊處理公事,已經變成他們的日常儀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