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孩離世必知7大禁忌 | 愛犬過世後千萬別做這些事 | 狗狗走了這些禁忌要注意

by

in

毛孩離開後的注意事項:關於狗狗過世禁忌你該知道的事

當心愛的毛孩離開我們,除了傷心難過外,台灣民間其實流傳著一些狗狗過世禁忌,這些習俗雖然沒有科學根據,但許多人還是會選擇尊重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注意事項,讓你在送別毛孩時能更安心。

首先要注意的是,很多長輩會說狗狗過世後不能馬上再養新寵物,至少要等49天。這是因為傳統觀念認為動物的靈魂需要時間離開,太快迎接新成員可能會讓牠們感到被取代。另外也有些人會建議在狗狗離開後的頭七天,每天點一盞小燈,象徵為牠照亮前往彩虹橋的路。

常見禁忌 可能原因 現代做法
不能哭太大聲 怕狗狗捨不得走 適度抒發情緒
不能馬上整理遺物 給彼此緩衝期 一週後再處理
不能直接埋在家裡 衛生考量 選擇寵物墓園
不能隨便丟棄用品 尊重生命 捐贈或妥善處理

在處理狗狗後事時,有些人會特別注意時辰。像是避免在農曆七月辦告別式,或是選擇上午時段火化,這些都是流傳已久的習俗。現代寵物喪葬服務很完善,可以選擇個別火化、樹葬等方式,記得事先詢問清楚流程和價格,避免當下慌亂做決定。

關於狗狗的遺物處理,老一輩常說玩具和碗要一起燒掉或埋掉,但現在更多人會選擇保留幾樣有紀念意義的物品。如果你覺得心裡過不去,也可以把用品清洗乾淨後捐給動保團體,讓其他毛孩能繼續使用,這也是一種愛的延續。

狗狗過世禁忌


狗狗過世後主人要注意的10個禁忌事項

毛小孩離開後,很多主人會因為太難過不小心觸犯一些禁忌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要注意的事情,這些都是台灣養狗前輩們累積下來的經驗談,希望能幫助正在經歷這段痛苦時光的飼主們。

首先最忌諱的就是把狗狗的用品立刻全部丟掉。雖然整理環境是人之常情,但突然清空所有物品反而會讓情緒更難平復。建議可以保留一兩樣有紀念價值的物品,等心情穩定後再慢慢處理。另外也別急著把照片刪除或藏起來,這些都是珍貴的回憶,強迫自己忘記反而會造成反效果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以下是常見的10個禁忌事項整理:

禁忌事項 原因說明
立刻領養新狗狗 容易產生比較心理,對新舊狗狗都不公平
自責或怪罪他人 過度檢討只會讓悲傷情緒更難走出來
封閉自己不見人 失去社交支持會讓憂鬱情緒惡化
忽視其他寵物 家中其他毛孩也會感到失落需要關愛
過度迷信儀式 花大錢做法事可能造成經濟壓力
強迫家人忘記 每個人的哀悼方式不同要互相尊重
不敢提起狗狗 適度分享回憶其實有助療傷
改變生活習慣 突然改變作息可能影響身心健康
忽略身體警訊 悲傷時更要留意飲食和睡眠狀況
急著處理骨灰 倉促決定可能事後後悔

很多人會問要不要馬上把狗狗的碗和玩具收起來,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,主要看個人感受。有些主人覺得留著太傷心,有些則需要時間慢慢適應。重點是要給自己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面對這個失去的過程,不要勉強自己做違背心意的事情。台灣很多寵物喪葬業者也都提供諮詢服務,有需要不妨找專業人士聊聊。

為什麼狗狗過世後不能馬上整理牠的物品?

最近有朋友問我:「為什麼狗狗過世後不能馬上整理牠的物品?」這個問題真的戳中很多毛孩家長的心。其實啊,這跟我們處理悲傷的過程有很大關係。狗狗不只是寵物,更是家人,牠們離開後留下的每樣東西都承載著滿滿回憶。馬上清理掉這些物品,就像硬生生切斷情感的連結,反而會讓心裡更難受。

我認識的獸醫朋友說,根據他們觀察,給自己一段緩衝期很重要。這段時間可以慢慢適應沒有狗狗的生活,等情緒比較平穩後再決定怎麼處理遺物。有些家長會把特別有紀念價值的東西留下來,像是項圈或最愛的玩具,其他用品可以捐給流浪動物機構,這樣既能延續愛心,也不會覺得完全失去牠。


常見狗狗遺物 建議處理方式 適合處理時間
食盆水碗 消毒後捐贈 1-2個月後
未拆封飼料 轉贈給其他毛孩 隨時可處理
玩具 挑選1-2件留念 3個月後
睡墊 清洗後捐出 2-3個月後
牽繩項圈 可永久保存 依個人感受

心理師也提醒,每個人走出傷痛的時間都不一樣,沒有標準答案。有位飼主跟我分享,她直到半年後才敢碰狗狗的梳子,因為上面還卡著幾根毛,光是看到就會淚崩。這種時候真的不用勉強自己,等準備好了再行動就好。重要的是給自己足夠的空間去懷念,畢竟這些物品是我們和毛孩之間最後的實體連結。

有些動物行為專家還發現,如果家裡有其他寵物,突然把過世同伴的東西全部收掉,可能會造成牠們焦慮。最好是慢慢減少,讓存活下來的毛孩也能適應變化。我表姊家的貓咪就是這樣,狗狗離開後牠整天在找那條沾滿狗味的毯子,後來表姊把毯子放在貓咪看得到的地方,牠才漸漸平靜下來。

狗狗過世禁忌

毛孩過世後多久才能養新寵物?專家這樣説

最近好多毛爸媽都在問,陪伴多年的毛小孩離開後,到底要等多久才能養新寵物?這個問題真的沒有標準答案,但專家建議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整理心情。有些飼主可能一個月後就準備好了,也有人需要半年甚至更久,重點是要確認自己不是為了填補空虛才急著養新寵。

心理學家指出,每個人的哀傷期長短不同,可以觀察自己是否已經能夠平靜回憶過去與毛孩相處的時光。如果想到毛孩時不再只有難過,而是能笑著回憶那些美好時光,可能就是準備好的徵兆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千萬別把新寵物當成替代品,每隻毛孩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。

以下是不同專家建議的等待時間參考表:

專家類型 建議等待時間 主要考量因素
動物行為專家 1-3個月 避免新寵物感受到前任氣味
心理諮商師 3-6個月 充分療癒失去寵物的傷痛
資深獸醫 視個人情況 居住環境與家庭成員準備度

其實很多中途之家的工作人員分享,有些飼主在當志工照顧其他毛孩的過程中,反而會自然遇到「有緣份」的新家人。這種情況下時間就不是重點了,重要的是那份自然而然的連結感。也有飼主發現,當他們不再刻意計算日子,某天突然覺得「是時候了」,那就是最好的時機。

家裡如果有其他寵物,也要考慮牠們的感受。有些毛孩會因為同伴離開而憂鬱,這時候太快引進新成員可能會造成壓力。獸醫建議可以先觀察存活寵物的飲食和作息是否恢復正常,再考慮是否要讓新朋友加入這個家庭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