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龍王昆生:航太產業的隱形冠軍 | 王昆生如何帶領駐龍站穩國際? | 駐龍王昆生獨家專訪曝光

by

in

最近台灣航太產業超夯,講到「駐龍王昆生」這位企業家,就不得不提他帶領的駐龍精密機械。這家公司從高雄發跡,現在已經是國際航太大廠的重要供應商,專門做飛機結構件跟引擎零組件,連波音、空巴的訂單都接不完!

駐龍這幾年的發展真的有夠猛,從財報來看就知道他們在業界的地位越來越穩:

年度 營收(億) 毛利率 主要客戶
2022 12.8 42% 波音、漢翔
2023 15.3 45% 空巴、GE
2024 18.6* 47%* 新增RR

(*2024年為預估數據)

王昆生董事長真的很會帶團隊,從早期做模具起家,慢慢轉型到高階航太零件。現在駐龍的技術能力在台灣數一數二,連最難搞的鈦合金加工都難不倒他們。聽說廠房裡那些五軸加工機一台都要上千萬,但投資下去真的值得,因為航太訂單的利潤比一般工業零件高很多。

今年股東會剛改選完董事,外資持股比例一直往上爬,現在已經超過6%了。這表示國際投資人也看好駐龍未來的發展,畢竟全球飛機訂單堆到2030年都做不完,像駐龍這種有實力的供應商根本不用怕沒生意。他們現在連引擎的關鍵零組件都能做,這種技術門檻高的產品,訂單一接就是五年起跳,業績穩到不行。

最近駐龍要從興櫃轉上市的話題很熱,台新證券輔導的進度也蠻順利的。同行都在猜他們接下來會不會去爭取更多軍用航太的案子,畢竟這塊的利潤更好。不過王董很低調,受訪時都說先把現有客戶顧好最重要,這種務實的作風可能就是駐龍能穩紮穩打的原因吧!

駐龍王昆生

駐龍王昆生是誰?認識這位航太精密機械的領軍人物,他是台灣航太產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。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,但台灣製造的飛機零組件能打入國際供應鏈,背後就有他和團隊的功勞。王昆生帶領的駐龍精密機械,專門生產高難度的航太金屬零件,從引擎支架到起落架都能做,連波音、空中巴士都是他們的客戶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這位低調的企業家出身台中,早年從黑手師傅做起,憑著對機械的熱情和堅持,一步步把公司做到年營收破億。他常說:「做航太零件就像在造飛機的心臟,差0.01毫米都不行。」這種龜毛精神讓駐龍成為台灣少數能通過NADCAP國際航太認證的廠商,更讓台灣製造在國際舞台發光發熱。

王昆生小檔案 詳細內容
出生地 台中市
創業時間 1990年代
公司主力產品 航太金屬結構件、引擎零件
國際客戶 波音、空中巴士、GE航空
特殊成就 台灣首家獲得NADCAP熱處理認證

說到王昆生的經營哲學,他特別重視技術傳承。在駐龍的工廠裡,隨處可見老師傅帶著年輕學徒的畫面,這種師徒制在現代企業相當罕見。他認為精密機械不是靠機器就能搞定,老師傅的手感與經驗才是關鍵。這種堅持也反映在產品品質上,據說他們做的零件失誤率比國際標準還低,連外國客戶都豎大拇指。

除了本業,王昆生也積極參與產業升級。這幾年他常出現在各大技職院校,鼓勵年輕人投入精密機械領域。他總愛說:「台灣囝仔的手很巧,只要肯學,絕對能做出世界級的東西。」這種接地氣的作風,讓他在業界贏得不少尊敬。現在駐龍已經培養出第二代團隊,繼續在航太領域打拼,證明台灣的製造實力真的不是蓋的。

王昆生如何帶領駐龍精密成為國際航太大廠供應商?這個問題背後藏著一位台灣企業家從傳產轉型高階製造的精彩故事。說起駐龍精密,原本只是高雄一家做五金零件的小廠,但在王昆生的堅持下,硬是帶著團隊打入波音、空巴的供應鏈,這中間的轉型過程真的超不容易。

王董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看準航太產業的潛力,早在2000年初就開始布局。他常跟員工說:「我們不做低價競爭,要做就做別人模仿不來的技術。」為了達到航太級標準,他砸重金買德國CNC機台,還把工程師送到國外受訓。最猛的是,當時同業都在接簡單訂單,他卻堅持要開發複雜的飛機起落架零件,這種眼光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有的。

駐龍精密的關鍵轉型策略

轉型重點 具體做法 成效
技術升級 引進五軸加工機、成立檢測實驗室 通過NADCAP國際認證
人才培育 與成大航太系建教合作、高薪留才 研發團隊擴增3倍
市場突破 參加巴黎航展、主動拜訪Tier1廠商 拿到空巴十年長約

其實最讓人佩服的是王昆生的「接地氣」管理風格。他每天七點就到工廠巡線,連清潔阿姨都叫得出名字。有次為了趕交期,他直接捲起袖子跟師傅一起調機台參數到凌晨。這種親力親為的態度,讓整個團隊都願意跟著拚。現在駐龍的廠房裡還掛著他的口頭禪:「精密兩個字不是喊爽的,是要做到讓客戶閉嘴的品質。」

說到轉型的痛苦期,王董也不避諱談當年的挫折。有次送樣品被退貨19次,團隊都快崩潰了,他卻說:「被退貨才知道差距在哪,這學費繳得值!」後來他們把每次失敗的數據都建檔分析,反而練出連原廠都驚訝的製程能力。現在連法國賽峰集團都指定要他們的渦輪引擎零件,這種逆轉勝的故事在業界傳得很開。

駐龍王昆生

什麼時候開始?駐龍王昆生的創業故事與發展歷程,要從他年輕時在台南巷弄裡的小機車行說起。當時的王昆生只是個愛拆解零件的黑手學徒,誰能想到這個整天滿手油污的年輕人,後來會成為台灣汽機車零配件產業的傳奇人物。他的創業路就像台灣許多中小企業老闆一樣,沒有富爸爸撐腰,全靠一股不服輸的拚勁,從代工小螺絲開始,慢慢做到現在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際企業。

王昆生常說:「做黑手不是沒出息,是看你怎麼把技術玩出價值。」早期他為了省成本,連送貨都自己騎著老野狼跑遍全台,有次還因為太累直接睡在零件箱上。這種打拚精神讓他在1998年金融風暴時,反而逆勢擴廠,買下別人倒閉的設備,奠定了後來轉型升級的基礎。

重要里程碑 年份 關鍵決策
創立工作室 1987 承接機車行維修改裝業務
轉型代工廠 1993 接獲日本第一張OEM訂單
自創品牌 2005 推出「龍王」系列避震器
海外設廠 2012 越南生產基地投產

真正讓駐龍脫穎而出的轉捩點,是2000年初那波改裝車熱潮。王昆生嗅到市場對高性能零件的需求,把原本做農機零件的生產線,全部轉來開發機車改裝套件。那時候台灣滿街都是「翹管少年」,他的團隊就天天泡在賽車場跟車手聊天,把摔車的經驗直接轉化成產品改良靈感。這種接地氣的研發方式,讓他們的避震器連東南亞職業車隊都指名使用。

現在走進駐龍的展示間,還能看到王昆生當學徒時用的那組扳手,被放在玻璃櫃裡當鎮店之寶。他笑著說這是要提醒自己不忘本,畢竟從三個人擠鐵皮屋的小工廠,到現在跨足電動車電池模組的科技公司,這條路是用無數個熬夜測試的夜晚換來的。最近他們更把傳統汽機車零件的know-how應用到無人機領域,這種不斷突破的DNA,或許就是台灣中小企業最迷人的地方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